第164章 如何处置-《洪武生存指南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当然了,朱塬也知道,这一条线里,作为《大明月刊》的总编,自己这份人脉,或许还比老朱更有用些,因为他对营海司的影响力,还因为他在老朱这边的影响力。

    只是这些就没必要再细说。

    老朱听朱塬说着,倒也有了自己的领悟:“花1万两买一个俺知道……这倒也是值得。呵……在有那,你说那‘需求’,是什么?”

    朱塬便又讲了讲去年梳理过后今年海贸产业的进一步欣欣向荣,以及,为了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,对于这广告的需求,也是理所当然。

    老朱听完点头:“说起这个,俺倒也想起年前看的一些账目,那些个海贸公司,那利钱……倒是真真的丰厚呵。”

    朱塬去年在明州重新确定一系列海贸规则后,第一轮往返的海洋贸易,去年夏天从明州出发到日本、高丽等国,再到去年冬日开始陆续返回,已经进入尾声。

    即使晚一些回来的海商,基本也会在二月底之前回国。

    要不然,等风向改变,就只能再等一年。

    当初朱塬在两家国有公司之外,还统一切分了其中十家私人海贸公司两层的股份上交给老朱,希望某人用这些股份替代土地赏赐功臣。

    老朱暂时还没有太多动作,一直把股份握在手里,倒是因此可以随时调看各家海商的交易账目情况。

    只是年前,主要回归明州另外也有泉州、广州的海贸货物总值折合就超过了230万两。

    这还没有结束。

    等年后这一段时间,能回来的全部回来,海贸货物总值或能够达到300万两,只这一项,按照两成的税收计算,就能给朝廷带来60万两白银的入账。

    更别说还有另外两成的股红。

    再就是去年冬出发赴南洋的那一批,或许比去往日本、高丽等国的规模小一些,待到夏日里趁着南风陆续返回,大概也能有200万两的交易规模。

    两拨相加,就是500万两级别的海洋贸易。

    虽然比宋时1000万到2000万贯的巅峰海贸规模还差了许多,但,这毕竟只是开始。

    何况,两成的税收,就是100万两啊。

    大概又是一份盐税的体量。

    无论是之前的玻璃,还是当下的海贸,给老朱的感觉,都是银钱啊。

    满眼的银钱。

    这其实也是老朱启动’三年计划‘乃至诸多其他诸如开办大学等等项目的底气,毕竟也如同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说的,银钱就代表着资源,有了资源,朝廷才能做很多事情,并且形成那……良性循环。

    朱塬当然也知道相关的海贸数据,不过,听老朱感慨,倒是下意识劝道:“定下了规矩并表明朝廷的鼓励态度之后,海贸体量肯定会快速增加的。不过,祖上,贸易终究是分配层面,相比朝廷从海洋贸易里多收100万两的税银,实际上,我还是更愿意看到营海司多捕捞100万担的鱼获,或者陆上百姓多种出100万石的粮食。现阶段,即使能够在分配上腾挪,咱们也要明白,关键还是生产,这才是真正能够产生资源的,而不是分配资源。”

    “呵,你这道理,俺看了你恁多学问,自是懂得,”老朱说着,见朱塬很快大致翻完了那些奏章,便问道:“眼前这事,你打算如何处置?”

    朱塬道:“首先是致用斋的六页广告,肯定是泡汤了,我一开始没想那么多,却也没料到他们比我想像的还踊跃。”

    “这事小事,”老朱记得一份奏章里提起致用斋要独占六页广告的事情,本就没有放在心上,想想道:“也不能亏了咱自己家,你就留两页吧,还按照1000两银子一页。”

    “我也是这么想的,两页就够了,”朱塬道:“不过,价格方面,祖上,我觉得也是可以提高一下,1万两就太多了,不可持续,不过,再翻一倍,到2000两,应该是没问题的。”

    老朱倒是想《大明月刊》能够一年再挣一个盐税,但也知道这有些不太现实,听朱塬这么说,却是又问:“为何1万两……不可持续,还有这2000两的道理,都说说?”

    “1万两的报价,刚也说了,商业因素是有,但也有商业之外的因素,这部分因素……比如,有人想要吸引一下祖上的注意,那么,一次就够了。下次,甚至再下次,还要投广告,就只会剩下商业因素,到时候,他们如果发现还是1万两,肯定就不愿意了。”朱塬解释一番,跟着道:“至于翻一倍,提升到2000两,这也算这次市场验证后的结果,刚刚也有奏章弹劾我贱卖了广告版面,那么,咱们就顺势而为提高一些,但也不能提高太多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